国内第一本系统深入研究中国特色自贸区(港)法治建构问题力作——《中国特色自贸区(港)法治建构论》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点击链接,购买本书
该书由中国特色自贸区(港)法治保障问题研究专家、浙江省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自由贸易园(港)区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陈利强教授历时8年打造而成。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国特色自贸区(港)法治保障和建构这一重大主题展开论述,形成全面论证和深入阐释中国特色自贸区(港)法治建构论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全书共分5章,近40万字。作者力图构建“自主性理论、世界性命题、中国路径、全球模式、走向国际化”五位一体的系统性框架,为中国特色自贸区(港)法治建构国际化的思路和方向进行了思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研究员在本书序言中指出,陈利强教授在全程参与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和积极服务海南自贸区(港)等创建实践中,率先提出并深入论证了“三层次联动推进模式”“特别授权法模式”和“国家层面统一立法的基本法模式”,指出了中国特色自贸区(港)法治建构国际化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向,原创性和实践性较强,彰显了中国法学学者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
浙江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陆剑锋同志在本书序言中指出,陈利强教授带领学术团队,自觉扛起浙江“三个地”的时代使命和学术担当,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学术激情和学术探索,聚焦“中国特色涉外经贸法治建构主义”重大理论命题,深度参与浙江自贸区(港)国家战略实施,将浙江省自贸区法治研究中心打造成为全国首家跨学科、实战型、应用型的高端法治智库,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法治建构作出了浙江法学学术界的贡献。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教授在本书序言中指出,陈利强教授带领专业智库团队,依托跨界学术调研,超越传统法学理论研究和法治保障路径依赖,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破解塔内塔外话语体系如何对接、地方化知识如何变成全国性知识以及本土化如何走向国际化等难题,不断构建参与改革开放进程、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对接象牙塔内外供需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做出了有益探索和尝试,服务于中国特色自贸区(港)改革创新与法治保障实践。
序 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隆国强
改革开放是中国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制定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蓝图,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建设中国特色自贸区(港)是党中央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自贸区(港)在改革开放领域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复制推广,真正实现中央提出的“以开放促改革”目标。六年多来,自贸区(港)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坚持以制度创新为主线,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大胆探索,形成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了营商环境改善,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和“新高地”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自贸区(港)提出了新要求,也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要更好发挥自贸区(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行探索的作用,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自贸区(港)先行先试的保障机制。应当着重从法治保障、调动央地两个积极性、加大授权力度三大方面,完善自贸区(港)为改革开放探路的保障机制。
首先,法治保障要先行。在通过更加有效的法治授权让自贸试验区放开手脚、推动改革的同时,中央也需要把在自贸区(港)探索成功的经验,尽快地上升为新的法律和规章。
其次,需高效联动机制。中央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自贸区(港)改革的指导,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压实两个方面的责任,更好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最后,更大幅度予授权。中央对于已作明确规定的任务,要最大限度地给予授权,调动基层积极性,让自贸区(港)能够真正放手地去闯、去试、去改。
陈利强教授的这部著作,基于 “内外关系”“央地关系”和“政企关系”三对动态关系框架,开创性提出“中国特色高级应用法学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法治建构主义”,由此形成阐释中国特色自贸区(港)法治建构论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
本书构建了五位一体的系统性框架,深入探究中国特色自贸区(港)建设中改革与法治关系命题,指出其“双轮驱动、相互促进”的制度性成就与体制性障碍,确立了“事权法治制度环境一体化”的方略和路径,提出全球视野下的“中央授权及法治保障模式”。
作者在全程参与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和积极服务海南自贸区(港)等创建实践中,率先提出并深入论证了“三层次联动推进模式”“特别授权法模式”和“国家层面统一立法的基本法模式”,最后指出中国特色自贸区(港)法治建构国际化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向。
本书是作者开展理论与实践互动、国内与国外比较、经济、公共管理与法律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作品,原创性和实践性较强,彰显了中国法学学者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时代使命和历史担当。
2019年11月于北京
来源: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