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

学院要闻

首页 Home > 正文

学院举行《“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2022》书刊校稿会

发布者:  时间:2022-11-09 17:42:24  浏览:

10月8日下午,学院举行《“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2022年卷校稿会。书刊编委会主任、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原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教授,人民出版社编审专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书刊论文创作的专家学者,浙外“一带一路”重要枢纽研究创新团队成员线上线下参会。会议由书刊主编、学院执行院长陈利强教授主持。

陈利强院长首先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陈院长接着向大家介绍了书刊的创立背景、价值和特色。他表示,《“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是在国家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法治保障,尤其是深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涉外法治建设研究的背景下创立的。书刊在论证、编委会成员组成过程中,得到了黄惠康大使及学界同仁的鼎力扶持。在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书刊成功创办,并列入了“中国改革开放法治建构主义论丛”。聚焦“一带一路”和“涉外法治”两大战略命题,书刊旨在深入探究“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所涉的根本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力图在“一带一路”与涉外法治研究两座“书山”之间架起桥梁,努力探究“‘一带一路’涉外(国际)法治建构”,加快践行“一带一路”涉外(国际)法治建构主义。陈利强院长表示,书刊的落脚点在于为新时代高举多边主义旗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之后,编辑部副主任夏菡博士介绍了2022年卷的基本情况。继定稿会后的修改,书刊第二卷大部分工作已基本完成。本次校稿会意在传达出版社的具体规范和要求,统一修改进度,以便下一阶段文稿的继续完善。在编审指导环节,人民出版社专家首先强调了书刊的三个特性,即政治性、理论性和系统性。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至今,始终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伟目标。这一宗旨决定了《“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书刊的立意高度。书刊的理论性体现在其定位中的法学理论研究和对外关系研究旨趣。系统性在于每年各卷出版规划和议题设计上的连续性。结合稿件中的实例,编审专家从文章体例规范、表述上不可出现纰漏的政治常识、立法司法议题探讨中需应谨慎对待的资料援引、建议提出等问题给出了意见。论文作者们和编审专家就稿件修改过程中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交流与讨教。

随后,书刊编委会主任黄惠康大使做了指导发言。黄惠康大使首先向涉外法治研究的同仁表示致敬。他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与涉外法治的融合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值得高度重视,持续推进。他表示,出版社编审的意见很有价值,对处于统稿和修改阶段的论文完善很有帮助,将对提升书刊质量,创品牌、促精品发挥积极作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黄惠康大使表示,学者应当关注大会报告中可能出现的新表述和新思想,后续要充分学习领会大会报告的精神,提升文章的创作高度。他十分认同编审提出的文章创作各环节都首先要确保政治站位,这也是当前文稿修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为法学专业刊物,要避免出现政治性、常识性的错误,确保专业性和规范性,尤其涉外法治研究中可能存在的敏感提法要注意。黄惠康大使提出,任何一本好书、一篇好文,其在技术层面的特点对于书刊文章也是适用的,即义理、考据、辞章和献策方面的风气。具体而言,在创作中应坚持正确的义理观;要保证考据的权威性和正当性;辞章精炼、经得住推敲,不玩弄虚浮无物的“新理论”“新表述”;对策建议做到言之有物,不可无的放矢,更忌夸夸其谈。黄大使勉励编辑部和参与创作的学界同行继续一道推动书刊创品牌、促精品,服务于涉外法治研究,服务于国家的外交事业。

 最后陈利强院长做了会议总结。他表示,面向未来,“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在这一大背景下,《“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书刊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续工作中,编辑部将继续和与会专家保持沟通,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书刊的规范性、理论性和系统性,服务于国家大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    Add.: 299 Liuhe R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电话&传真/Tel&Fax:0571-88213035     邮箱/E-mail: ydyl@zisu.edu.cnstudy@zisu.edu.cn; hqxy@zisu.edu.cn.

© 浙江外国语学院 “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 版权所有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