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万物复苏。4月3日,我校40余名中外学生在执行院长陈利强的带领下,赴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参与“紫荆笛韵·四海同音”第二届春耕盛会,共同体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下午2时,春耕节开幕式在紫荆村举行。活动以一场融合AI技术的宣传片拉开帷幕,生动展现了紫荆村的田园风光与竹笛文化的千年传承。开幕式中,执行院长陈利强代表学院为紫荆村授牌“国际学生国情教育实践基地”,标志着双方在文化传播与教育实践领域的深度合作迈上新台阶。

开幕式结束后,学生们走进中泰竹笛展示馆,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通过图文展陈、视频科普与讲解员的细致介绍,大家深入了解了竹笛从选材到制作的全过程,以及其在中华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留学生纷纷感受到竹笛不仅是乐器,更是中国智慧的结晶,每一根竹笛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 随后,中外学生亲身体验了非遗竹笛制作。大家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手完成了一支“限量版”竹笛。



随后,学生们来到了中桥村,漫步油菜花海,感受中国乡村的宁静与诗意。青砖黛瓦、流水潺潺、阡陌纵横的田园画卷让留学生们流连忘返。


此次春耕盛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中外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中华文明,在互动中深化友谊,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