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

学院要闻

首页 Home > 正文

浙江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在浙外举行

发布者:  时间:2023-07-13 13:43:35  浏览:

2023年7月12日上午,浙江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座谈会在浙外举行。浙江省委政法委一级巡视员,省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陆剑锋主持了座谈会,浙江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丁皓,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王国银,浙江省司法厅律师工作处副处长蒋立臻,浙江省商务厅贸易救济调查局四级调研员费旦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四庭综合组长、员额法官童心,浙江省贸促会商法中心干部刘恭恺,“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执行院长陈利强教授,以及中国“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创新团队成员参加座谈。

陆剑锋会长首先介绍了本次调研座谈会的目的和与会的各职能部门同志。随后,各位专家详细介绍了各自涉外法治工作内容,并阐述了面临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

童心指出,省高院的涉外法治业务主要包括涉外民商事、涉外知识产权、涉外商事、涉外海事、涉外刑事审判以及涉外司法协助等。现有法官队伍的涉外民商事审判非常需要“外语+法学”的复合型人才。

蒋立臻指出,目前浙江省内仅有十多家涉外律所,这与浙江开放型经济的特征并不符合,与涉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现实需求不匹配。他建议今后应当加快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以及涉外法律服务业统合力度。

王国银提出,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面临三大难题:一是高校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师资力量不足、实务经验有限;三是可供学生高质量实践的涉外基地较少。他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出台支撑性政策文件。

费旦益介绍了省商务厅贸易救济调查局的主要职责,认为“两反一保”领域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纠纷解决机制。关键问题是,浙江省内的涉外律师数量较少,大多数涉外案件还需要依赖省外律师。他建议加快培养浙江本土的涉外律师,以应对贸易救济领域的现实需求。

刘恭恺介绍了省贸促会的主要业务是处理涉外商事调解。当前浙江小型企业的大量涉外商事纠纷选择高效便捷的涉外商事调解,在经贸摩擦预警、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已组建了一批专家库,但还不能完全应对涉外商事纠纷。

丁皓指出,国家关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内容包括建设50个涉外法治人才库,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驻法务人才,加强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建设,设置涉外法治研究课题等。

陈利强院长从浙江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需求、难题挑战等多个维度,与各位专家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最后,陆剑锋会长总结讲话指出,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存在四个共性问题:一是复合型人才少需求量大,领军人才少。二是人才培养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存在问题。三是顶层设计政策供给不足。四是统筹协调社会孵化欠缺。同时他也提出了指导性对策建议:第一,党政主导提高站位是前提。第二,统筹谋划政策供给是基础。第三,多处并举强化历练是关键。第四,因才使用广聚人才是能力。第五,要千方百计形成长效机制。

12日下午,中国“一带一路”涉外法治研究创新团队围绕上午座谈会内容,就浙江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难题成因、对策建议等进行深入研讨。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    Add.: 299 Liuhe R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电话&传真/Tel&Fax:0571-88213035     邮箱/E-mail: ydyl@zisu.edu.cnstudy@zisu.edu.cn; hqxy@zisu.edu.cn.

© 浙江外国语学院 “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 版权所有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