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浙江外国语学院“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

学术活动 Research

浙江省第四届华侨华人学术研讨会(交流研讨篇)

发布者:  时间:2024-12-17 10:40:07  浏览:

12月12日下午,由省侨办、省侨联与我校主办、“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浙江省华侨华人研究会、西湖区侨办共同承办、浙江丰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浙江省第四届华侨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温州瑞安顺利召开。会议分为主旨报告和交流讨论两个环节。

会议交流环节,来自国内外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学者、侨商代表等围绕海外华文教育现状、新形势下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挑战机遇、华侨华人与海外传播工作以及华侨华人与海外侨务工作主题作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并就进一步做好我省侨务工作提出了许多对策建议。

该环节分别由浙江工商大学何晓威教授和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马宏程教授主持。

undefined

加拿大肯特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乔峰


加拿大爱思德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乔峰在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根植中国 融通世界》的发言。

陈乔峰介绍了加拿大爱思德国际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为了培养具备中华文化根基和国际视野的人才,爱思德国际教育集团致力于创新国际教育课程,加强中华文化推广和引领国际教育改革。他特别提到了中文课程的重要性,并在加拿大的学校将其作为必修课程,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在中华文化推广方面,陈乔峰分享了加拿大肯特学校如何利用地理优势和教育资源,加强与当地政府和机构的合作,举办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学生担任“文化大使”,在中国传统节日走进当地社区和学校,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最后,陈乔峰表达了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和不懈追求,承诺将继续秉承博学、卓越、求是、慎思的办学理念,努力做好中国学生梦想的播种者和中华文化传播的实践者,做好民间外交的友好使者。

undefined

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教授陈肖英


浙江师范大学陈肖英在题为《荷兰华文教育初探》的发言中,介绍了荷兰华文教育从二战前识字班的起源,到21世纪初的快速增长,再到当前系统化教育的发展历程、荷兰华文教育的办学类型以及所面临的困境。

发言中提到,自90年代起,随着浙籍移民的增长,荷兰中文学校数量不断增加,2016年荷兰上规模的中文学校约有10几所,至2023年底,荷兰中文教育协会旗下已有28所中文学校。随着侨社人口结构的变化,教学语言和内容也从广东话、繁体字过渡到普通话、简体字。2017-2018学年起,汉语正式成为荷兰中学毕业考试外语选考科目。

陈肖英详细介绍了荷兰华文学校的办学类型,包括华侨华人社团集资办学、宗教团体集资办学和私人出资办学,荷兰华文学校长期面临资金短缺、师资不稳定和适宜教材缺乏等困境。在助推华文教育发展问题上,如何整合国家力量、孔子学院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与侨社力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undefined

丽水市青田县侨联征史办主任周烽


周烽在《西班牙华文教育的发展状况》的发言中,全面阐述了西班牙华侨的分布、华文教育的现状以及青田华侨在华文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周烽指出,西班牙有超过22万华人,其中青田人占56%,且多集中在加泰罗尼亚大区、马德里大区和瓦伦西亚大区。

西班牙华文教育起源于1984年,至今已有近100所华文学校,其中66所报备于马德里中国大使馆,30所报备于巴塞罗那中国领事馆。这些学校多租借校舍,使用中国大使馆提供的教材,主要分布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

周烽强调,西班牙华文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几位青田著名华侨的贡献。麻卓民在巴塞罗那创办了多家华文学校,学生人数已接近3000人。朱敏创立了哈兔中文网络学院,以“互联网+”模式推动对外中文教育,全球注册学生超过18万人。叶玉兰作为马德里中文学校的校长,也对华文教育做出了显著贡献。

通过这些华文教育实践,西班牙华侨华人社会与祖籍国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也得到了有效推进。

undefined

浙江丰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


浙江丰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详细介绍了集团在AI赋能国际传播方面的应用和成果。

集团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传播,重塑中国在国际舆论上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渠道的构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

集团深入贯彻算法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投入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领域和交流的应用与探索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实现技术突破。集团已构建三套国际传播服务系统和一整套海外文化研究传播体系。集团的国际传播服务体系以数据为要素,算法为新内核,算力作为新载体,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模块,满足用户在国际传播中的各种需求。此外,集团还建立了全球数字社交媒体账号,服务于海外华人华侨及友华受众,并为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提供国际传播和舆情服务。

陈杰强调,集团的数字人拥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大模型,具备独立人格、行为、情感数据库,并能以不同语言与全球用户互动。集团加强了对海外文化的研究,并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提升精准推广和信息处理能力。

沃丰控股将持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与水平,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作出贡献。


undefined

哈兔中文网络学院院长朱敏


朱敏做了题为《新形势下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发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影响力的扩大,海外华文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朱敏强调,尽管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着优质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但技术创新和教育预见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在哈兔中文的实践与探索方面,朱敏分享了该机构如何通过推动技术融合与教学创新,以及加大师资建设与培训力度,来提升华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他还提到了拓展全球合作网络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资源共享,还能促进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流。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朱敏提出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undefined

浙江外国语学院华侨学院教师周金雷


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周金雷老师在《中文教师角色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挑战》的中,表达了作为一线教师在数字化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转型中的诉求。周金雷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育人能力、虚拟学习社群的构建以及AI、大数据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都成为了教师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教材、在线课程和数字化应用等数字资源的建设发展迅速,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系统作为全球首个大规模投入实际应用的国际中文教育知识图谱,标志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就。然而,数字化转型并非直接与教学效果提升相关联,存在着“技术幻象”的风险,需要警惕技术与育人实践之间的真正融合。她还提到,一些教师对于数字化转型持观望态度,有的愿意转型但不知如何着手,有的尝试转型但未达到预期效果。

她强调,学生认为教师的个人影响力比AR等技术更为重要,这表明在数字化转型中,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教学方法仍然是核心。

undefined

浙江外国语学院英文学院教授胡志勇


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原研究员胡志勇在其题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挑战与对策》的发言。

中国目前拥有超过1000所高校,吸引了来自196个国家及地区的49万留学生,其中6万获中国政府奖学金。

胡志勇强调,尽管中国在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专业选择单一、生源分布不均、学历生比例失衡及培养模式单一等挑战。在对策建议方面,胡志勇提出了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留学生发展战略、各校层面体现特色培养细则、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留学品牌、提升教师国际化教学水平及推动多元化发展等策略。他还强调了优化留学生总体布局、深入推进教育合作与交流、加快学历学位互认、深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高教育质量、立足区位优势扩大教育开放、推进留学制度建设等实施路径的重要性。

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学习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政治与外交价值。他强调,中国应重点推进留学生专业学习和管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国教育国际化,加强文化交流,培养新一代“知华派”和“亲华派”,为中国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友华”基础。

undefined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领航者之家发起人钱语和


钱语和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发挥的重大价值和重要意义》的发言中深入探讨了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作用。

钱语和指出,随着中国品牌的国际形象提升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中国企业迎来了“出海”的新机遇。企业可以依托国内成熟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报告提出,国际化为企业打开了全球市场的大门,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增长点,实现从本土企业到跨国公司的转变。

发言中还提出了“国际出海生态赋能联合体全息图谱”的概念,强调通过中国经济联通全球,带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钱语和认为,中华文化的自然、生态和全局特性,以及其循环和分布式的特点,为企业国际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策略钱语和最后总结,中国在全球的机遇正在增加,世界的希望在东方。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企业“出海”将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增强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

undefined

浙江外国语学院文旅学院教师乔桂强


乔桂强在《发挥海外侨胞桥接作用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质效》的发言中,深入探讨了海外侨胞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和策略。乔桂强首先对“侨胞”和“文化”两个概念进行了阐释,指出侨胞不仅包括华侨,还包括其他在国外的中国人,而文化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具有多样性和民族性。

侨胞在文化传播中具有立体性和多向性,涉及侨团、侨企、侨校等多个层面,以及代际、职业等多个维度。他通过青田咖啡馆文化的例子,展示了侨胞如何将外来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并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同时,他也指出了影响华侨群体传播质效的多种因素,包括传播路径、内容、介质等,并提出了转换视角、改变方式、选好内容等策略。

最后,乔桂强以“享天瑞地安之盛世,行德明文昌之义举”作为总结,强调海外侨胞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undefined

埃及德仁中文学校校长吴先青


埃及德仁中文学校校长吴先青在会议上分享了其在海外华文教育领域的经验和见解。吴先青首先强调了华文学校在传播中华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在非洲,大部分学生都是新侨,这使得华文教育尤为重要。

吴先情介绍了德仁中文学校的运营情况。他指出,相较于其他国家,埃及的华文教育面临着更多挑战,尤其是在教材和资金投入方面。他提到即使是短期的华文教育,也能让学生们记住自己的文化根源。他呼吁大家更加关心和支持海外华文教育,以帮助传承中华文化。

undefined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教师达蒙(Dharm Dev Bhatta)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教师Dharm Dev Bhatta(达蒙)在题为《跨文化交流视域下中华文化在尼泊尔的传承与情感探讨》的发言中深入探讨了哈达在尼泊尔的文化传承和情感象征,揭示了这一中华文化元素在尼泊尔社会中的深远影响。

达蒙指出,哈达在尼泊尔不仅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元素,也是商业和社交场合的礼物,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哈达象征着纯洁无暇的心灵,代表着人与人之间持续的关系,表达了对崇高友谊的追求和对长久友谊的美好祝愿。达蒙强调,哈达的使用已经超越了佛教社区及宗教活动的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和学校等各种场合,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跨国跨文化的重要纽带。

达蒙的发言为理解哈达在尼泊尔文化中的作用提供了深刻的洞见,并强调了华侨在中尼文化交流中的努力和贡献。他认为,尽管全球化进程中传统习俗面临挑战,哈达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中尼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研讨交流一直持续了三个小时,与会嘉宾和专家就华文教育的发展各抒己见,提出很多高屋建瓴的意见和建议。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    Add.: 299 Liuhe R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电话&传真/Tel&Fax:0571-88213035     邮箱/E-mail: ydyl@zisu.edu.cnstudy@zisu.edu.cn; hqxy@zisu.edu.cn.

© 浙江外国语学院 “一带一路”学院、华侨学院、国际学院 版权所有2010-2020